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未婚妻的漫長等待】

上週末看了 這部 未婚妻的漫長等待
因為是奧黛麗朵杜Audrey Tautou演出
我才要看的 不然有關戰爭的片子
我都興趣缺缺
ps巴黎夜未眠 也好看喔
以下文字取自星光大道

《故事大綱》
 時間是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一年,瑪蒂德正值19歲。兩年前,她的未婚夫馬涅克被徵召到前線去作戰。如同其他無數的陣亡將士一樣,官方紀錄顯示馬涅克已經在一次戰鬥中為國捐驅。然而,瑪蒂德拒絕相信這個悲哀的消息,若是馬涅克的生命已經消逝,她一定會有預感。瑪蒂德選擇順從自己的直覺,希望這份直覺能引導她找回她的愛人。

 這時一位退休的中士,試著告訴瑪蒂德真相。其實馬涅克是因為想要提早退役回來與她相聚而故意自殘,與其他四個犯下同樣罪行的士兵被判處死刑。他們五個人被除去武裝,丟置在炮火最猛烈的戰場中央,任其自生自滅,沒有食物與武裝的他們,成了兩軍火力交戰下的犧牲品。

 即使證據如此明確,瑪蒂德還是拒絕放棄尋找愛人的下落。憑著勇氣與決心,她運用無比的想像力來推動自己的搜尋行動。無畏突如其來的困境、也不放棄任何微薄的希望,她一點一點地收集所有攸關馬涅克命運的真相,以及當天曾與馬涅克共生死的夥伴們下落。


《故事背景》
作者:塞巴斯廷‧賈畢索

 法國影壇中一個最雄心勃勃與不尋常的拍片計劃:【未婚妻的漫長等待】是導演尚-皮耶‧居內十年的夢想。當他剛讀了塞巴斯廷‧賈畢索於一九九一年寫的小說時,就被書中非凡的愛情故事以及女主角瑪蒂德給深深地吸引了,他夢想著有一天能將這本小說搬上大銀幕。
 「我當時一打開這本小說後,就無法自已地一直看下去,直到一口氣看完為止。」居內說。「首先,這是個非常可愛、強烈又具獨創性的故事;儘管所有證據都直指她的愛人已經在戰場上陣亡,但瑪蒂德卻拒絕接受戀人死訊,她勇敢地離開故鄉前往戰場尋找未婚夫的故事讓人十分佩服他的勇氣。而且,我自己本身對一九一四到一九一八年的大戰,還有二O年代的巴黎興致盎然。雖然當時有那麼多的悲苦離愁,但仍不損那整個動亂時代的天真和美麗。」

 書中女主角瑪蒂德的毅力讓居內特別覺得印象深刻。不管其他的人怎麼想,當女主角瑪蒂德發現自己隻身對抗全世界時,她依然堅信自己是對的。每當她對自己稍有遲疑時,很快就會找到說服別人的力量。我深深相信這份自我克制力還有擇善固執的強度。其實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的。」

 居內剛拍完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後,當時這位還不怎麼出名的導演獲悉「華納」買了本書原著的改編權,他就幻想有朝一日可以執導此片。他繼續在導演之路上邁進。十年後,《艾蜜莉》在全球的成功讓他的情況有了決定的改變。

 當居內獲悉改編權依然在「華納」手上,而且正有將這個故事拍成電影的計劃。這再度激起了他想改編塞巴斯廷‧賈畢索小說的慾望,事實上,從他遇到詮釋書中女主角瑪蒂德最理想的人選奧黛莉‧朵杜後,他想執導此片的慾望好像烈火在心中燃燒一般。

 「第一次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知道飾演瑪蒂德的最佳人選就是奧戴莉了。當我第一次見到奧黛莉,我馬上就知道:這就是瑪蒂德,她正站在我面前。」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夜(【艾蜜莉】被提名最佳外國電影、最佳電影劇本、最佳攝影和最佳藝術指導等四項大獎),他問他的「艾蜜莉」想不想合作拍下一部片子。她的回答是:「如果是同樣的工作團隊,我願意!」這更加說服了居內拍攝本片的決心。他首先提出【未婚妻的漫長等待】得在法國以法文拍攝,還有讓法國演員擔綱以及雇用法國團隊的要求;華納兄弟公司全盤接受。

 有了資本以後,導演開始跟【艾蜜莉】的編劇吉庸姆‧勞杭一起改編小說。「這是一本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小說,」勞杭這麼評論著 。「塞巴斯廷‧賈畢索一氣呵成的寫作方式,讓我們對這個故事愛不釋手,我們一開始就被在可怕的戰火連連的背景之下,卻發生如此動人的愛情故事之間微妙的平衡所深深打動。【未婚妻的漫長等待】最令人神往之處就是女主角對愛的固執,她堅定的意志與信念超越了戰爭的恐怖。」

 導演和編劇在幾個月間一起腦力激盪地完成了劇本。勞杭說:「我們的工作方式跟在拍【艾蜜莉】一片時相當不同。【艾蜜莉】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原創劇本。尚-皮耶和我將我們天馬行空的想法付諸具體實現,而創造出電影。但現在,我們則以一個已經被定義好了的故事為出發點,故事本身就有起承轉合和真正的故事情節。我們的出發點就是一些很具體且有血有肉的角色。」

 這一切的文字作業,小說作者塞巴斯廷‧賈畢索都樂觀其成。居內跟他解釋他打算怎麼做。當我們交談的時候,他說:「好了,現在這是你的貝比了。你覺得該怎麼做比較適合就怎麼做吧。但是,寫完了之後,可要來找我。」完成劇本前一星期作者過世了,是所有工作人員的一大遺憾。